普陀山主寺是

普济禅寺

,普济禅寺又名前寺,坐落在灵鹫峰南麓,是普陀山最古老的寺院,也是普陀山第一大寺院。它与法雨寺、慧济寺合称普陀三大寺,共同构成了普陀山观音道场主要架构。普陀山佛教协会、普陀山全山方丈住锡地均设在这里。

普济禅寺

普济寺的前身是“不肯去观音院”,始建于唐代,宋神宗元丰年间诏令改建并赐名“宝陀观音寺”,专供观音菩萨,香火旺盛。现寺为清康熙、雍正年间所建。全寺有六进殿堂,自南向北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寺内有大圆通殿、天王殿、藏经阁等,殿、堂、楼、轩共计357间。其中大圆通殿是全寺的主殿。

一、大圆通殿

大圆通殿是普济寺的主殿,相当一般寺庙的大雄宝殿,圆通是观音菩萨的别号,这座殿供奉的正是观音菩萨。殿堂宏大巍峨,殿面阔7间,进深6间,重檐歇山,黄琉璃顶,九踩斗拱,门心板雕二龙戏珠。大殿可容数千人,有“活大殿”之称。殿前平台周有石雕栏板,台中有钢鼎炉,高约4米,上铸,“普济禅寺”、“千秋宝鼎”、“光绪辛丑(即1901年)冬月吉旦”等字样。殿内正中端坐着高达8.8米(毗卢观音趺伽坐像本身高6.5米,座高2.3米)的观音菩萨,全身金黄,眉清目秀,慈祥含笑,身边站立着她的门徒善财和龙女,神态天真活泼。

二、天王殿

天王殿殿前“涌泉寺”大金匾,系清康熙皇帝“御笔颁赐”。殿内中间龛内坐着弥勒佛,满面笑容,栩栩如生,以笑脸和大肚表达佛家的思想观念,即“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张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两厢四大金刚保持着明朝的雕塑艺术风格,每尊塑像贴金一斤,相貌威武。

三、藏经阁

藏经阁,又称法堂,是寺院讲经说法藏经的场所。藏经殿周围土厚水深,温暖湿润,生长着湘椴、杜英、“猴喜欢”、甜槠、香榧等珍贵树木,比较完整地保存着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混交的原始植被。树木中令人称奇是殿前坡地溪流旁长着的摇钱树、同根生、连理枝三棵奇树。

声明:本站所收录作品、热点评论、图片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有图文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