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劈柴院是平民化的美食一条街,是青岛市井文化的缩影,这里的食物价格便宜而且是大众家常饭菜,那么青岛劈柴院是怎么来的呢?详情见下文,一起来了解下吧!

劈柴院

劈柴院诞生于青岛开埠之初,原作为大窑沟窑炉烧纸砖瓦供用劈柴的市场,后逐渐发展成为青岛名气最大的市井市场,也是文化娱乐、众多美食的聚集地。解放后,随着青岛旅游业的发展,因劈柴院独特的文化气息,此地成为外地来青游客的必经打卡地。

为什么叫做“劈柴院”?原来窑炉烧制砖瓦供应劈柴的市场,故称“劈柴院”。还有一种说法:这里原来堆满柴,是一个“劈柴市”。

一百年前,劈柴院是旧青岛下层市民经常光顾的最典型的“大众游乐场”,这里有说书的、唱戏的、顽杂耍的、变戏法的、耍皮影的、拉洋片的以及放电影的等,酒肆饭馆、货栈旅馆、可谓琳琅满目,五光十色,样样俱全。

在青岛,提起劈柴院,可谓无人不知;而问起江宁路,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其实,劈柴院和江宁路指的是同一个地方,前者是民间的俗称,后者为官方的命名。

劈柴院江宁路老街,那是老青岛的灵魂和记忆。曾经那斑驳的墙体、窄小的街巷,不禁让人追思岁月的流逝,曾经的熟悉和亲近,却浑然间变得那么陌生和遥远。

据当地人介绍,老劈柴院饭馆最红火的时期,应该是上个世纪30、40年代,那个时候,无论是从中山路还是东门进,还是从北京路、河北路的北口、西口入,都会看到处处挂着饭幌子:“家常便饭”、“随意小酌”、“包子锅贴”“专门饺子”……

旧时的劈柴院,是个吃喝玩乐的地方,也是青岛唯一的一处平民百姓和达官贵人都喜欢去的地方。平民百姓喜欢去,是因为那里本身就是个平民市场,吃饭、购物很便宜;达官贵人喜欢去,是因为那里有美味小吃,还可以找“乐子”。

经过漫长岁月变迁,而今在它原有的基础上,小小的街上汇集了海鲜、小吃、烧烤等各色美食。

声明:本站所收录作品、热点评论、图片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有图文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