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宝寨的历史悠久,有上千年的历史文化,除了风景优美之外,景区也留下了不少历史传说故事,这些故事也能让游客更加的了解石宝寨,具体有哪些呢?详情见下文。
石宝惊天动地来
传说在远古时候,火神祝融同水神共工相斗,共工败阵下来后,便一头触向不周山(不周山是传说中的擎天柱)。霎时间天崩地裂,地动山摇,天河中的水倾泻而下,大地一片汪洋。
人们的呼救声和万物的哀嚎声,惨不忍暏。哭声和哀声惊动了女媧娘娘。女媧见此景,便採集了五色石炼石补天。她用了三万六千四百九十九块石头,终于补好了天,天河里的水不再下泻。从此天空出玌了星光璨烂,银河闪闪,五彩云霞,绚丽壮观的景象。
但是,地面上的洪水仍然凶猛横行。女媧娘娘又斩妖除孽,以固定大地。並帮助大禹疏通河道,使洪水归回大海。带领人们上岸居住,人们安居乐业,大地万物得以重生。
然而,在九州四部中的四川,仍然是洪水泛湧不止。原来,在四川境内忠州附近有一亇洞眼,与大海相通。洞内有共工的一员大将,名相柳,因不甘被打败,常从此洞出来兴风作浪,残害生灵。
闻得此消息,女媧决心除害,便取出隨身带的玉印,将相柳擒拿,镇在洞内。用玉印塞住洞眼,海水不再湧出来了。玉印落地生根后便化作孤峰,峙立在洞眼上。
这块玉印原是一块五色石,是女媧补天后遗留下的一块五色石,它聚万石之精,藏天地之灵,因与补天无缘,被女媧缩变成印章般大小,女娲把它揣在怀中,上有“女媧之印,扶正祛邪,无材补天,志在除害”十六亇字,让这块五色石为民镇害,保四方民众能安宁地生活。
人们怀念女媧娘娘,便把这座孤峰叫作“玉印山”。在岩壁边依岩建十二层阁楼,直上峰顶,在峰顶上修庙宇纪念女媧娘娘。曾有人赞曰:
危楼照朝暾,画阁迷夕烟。
巍然接云汉,气象雄万千。
何仙姑济世小蓬莱
相传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在云游四方时,驻足云头小憩。只见下界仙气袅绕,甚是诧异,拨开云彩后,便见到玉印山。
何仙姑见此山巍峨矗立,险峻奇特,江水犹如柔软的纱巾飘逸在山下,四周古木密林,长藤倚壁攀援,风调雨顺,真是一处仙山,便在石壁上写下“小蓬莱”三字,化长藤为栈道,建屋居畄于此山。百姓便叫此山为“小蓬莱山”。
何仙姑在峰顶种草药,下山为百姓医治疾病,赠给药物不收取分文,深得百姓爱戴,百姓称她是“活仙姑”。
一日,为百姓治病后返回山时,在路上见一亇生病的小女孩,躺在路边,女孩父母双亡,孤苦伶仃,众人叹息。何仙姑观其病情,倘若及时医治,就能复原。便将小女孩带回山上,尽心调治。
不多日,小女孩病情转好。何仙姑见小女孩聪慧伶俐,便收养了她,取名石宝。在何仙姑的传授指点下,石宝姑娘学会了种植药材。何仙姑又传授医道给石宝姑娘,跟随何仙姑去为穷人治病。
石宝姑娘由一亇小女孩,渐渐长大,变成为一亇亭亭玉立的姑娘,随着何仙姑为百姓治病时,人们称赞石宝姑娘是天上下凡的仙女,对她亲热有加。这时,有居心不良的人,便打起石宝姑娘的主意来。
一天,何仙姑要到天上瑶池去与八仙会面。临行前,何仙姑嘱咐石宝姑娘留在山上看家。
这时,有忠州一恶人地痞,趁何仙姑离山不在时上山,欲加害于石宝姑娘,石宝姑姑娘誓死不从。几经反抗,终因敌不过恶人,而被恶人害死。
顿时,山顶上乌云满布,雷电大作,山上天崩地裂一般。恶人心惊胆颤地放火烧毁栈道,逃离下山。
何仙姑得知石宝姑娘宁死不从,被恶人所害的消息,便赶回忠州。遇到正在逃离的恶人,何仙姑便将恶人处死。
何仙姑上山,见石宝姑娘躺在血泊之中,甚感悲痛不已,便将石宝姑娘化作山鹰成仙,随她升飞而去。
人们为怀念石宝姑娘,把此山又叫“石宝”、“石宝山”。
李白赋诗连云山
唐代诗人李白少年时到万州求学,船到忠州时,便弃舟上岸观光。在路途中,相遇秦公子。秦公子慷慨洒脱,待人大方。李白与秦公子相叙,上至天地文史,下至风土人情,你吟我唱,毫无拘束。
聊后,俩人更是志同道合,十分投缘,只是觉得相见恨晚,俩人逐结为忘年之交。秦公子便刻意留李白在府上多住几日,以便请教,並相约日后一同探访小蓬莱山。
相传,在蓬莱山上观日出,是最佳的美景,于是,李白与秦公子约定:次日清晨日出前登山观景。
次日清晨,李白与秦公子一道登蓬莱山。站在山顶古木大树之下,苍藤翠竹之间,眺望远处的群峰绵延,江岸风景一览无余。 只见长江水如白练,曲折蜿蜒,江风阵阵,沁人心脾。小蓬莱山在云雾缭绕之中,庙宇塔亭时隐时现。
山下的忠州古镇象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如“欲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姿容,展露在人们眼前。
此时,一轮朝阳喷薄而出,映照着晨雾中的群峰,和忠州古城,由江岸上城的数百级石梯,在朝霞中显得格外触目。
蓬莱山云借峰抬,峰入云天,达到了天云合一的完美境界,好似蓬莱仙山返人间。李白不禁触景生情,说道:如此仙界美景,不枉来一程也。遂在石岩壁上挥笔写下《连云》两字,並题诗赞道:
霞映孤峰峙江滨,孑孓蓬莱在凡尘。 古木绕壁壁峻伟,彩霓缠峰峰连云。
上矗峨嵋难攀顶,下屹此峰不能登。 何日乘龙跃山脊,普洒霞光济苍生。
这首诗道出了诗人李白思想上“普洒霞光济苍生”的崇高境界,对忠州石宝山美景的赞美,后人称颂。
从此,人们又把此山叫做“连云山”了。
重修栈道 山鹰解疑
石宝山原有木栈道,供人们上下山使用,被恶人烧毁后,便无人能登上山顶了。后来,又有人在绝壁上凿洞重修栈道,供上香敬佛的人上下。但是,因山陡路险,常有人跌下摔死。
人们想重修栈道的想法,得到当地贤绅邓举人支持,邓举人便发动乡绅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募款重修栈道。请来著名匠人游天凤设计修建。但是,所设计的方案历经数次修定,均不满意。大家为苦无好的方案施行,而苦恼不堪。 一日,邓举人和游天凤的徒弟一道,重到连云山勘查,以便找寻适合地宫重新设计方案建道。 当邓举人一行到达连云山,正在山脚周围观察地形,这时,只见一岩鹰紧贴着连云山岩壁盘旋而上,直至山颠方才飞去。 遥望山鹰盘旋而去,大家迷惑不解。正在纷纷议论之时,匠人游天凤突然一拍拍头说道:有了。原来,游天凤从山鹰飞行中得到启示,便开始重新设计图纸。
经过反复多次设计后,均无良图可解决栈道的安全、稳定性问题。
一日寐中,游天凤见一山鹰飞入卧室内,口中衔一卷纸,放在桌上,叫了几声,旋而飞去。游天凤拾起纸看,是一幅塔形阁楼图,高兴之至便叫起来,原来是在梦中。
“十二楼阁矗江岸,山鹰盘旋解疑难。”然而,梦中之景历历在目,他当即回忆自己梦中的情景,绘下梦中塔形阁楼图,又对外观进行美化,不久,新的塔形阁楼图就画好了,栈道就设立在阁楼内,依附山崖绝壁盘旋而上,共十二层直上山顶。 大家一看称道不已,决定选址在临江面山崖处,按图重新施工。 经过忠州百姓数载艰辛,终于建成我们今日所见:面对浩浩大江、群山峻岭,十二楼阁巍峨矗立于江岸的宏伟壮丽景观。 有人说所碰到的山鹰盘旋山崖,就是石宝姑娘来到凡间,相助人们修建十二层阁楼的。大家感谢山鹰降临凡间,为忠州百姓解疑难,相助重修栈道,纷纷到山上朝拜石宝姑娘,为她添香祈祷。正是:
日照孤峰江岸立,古藤绝径白云依。
万川可掬大江近,明月凌霄河汉低。
十二层楼借崖驻,蓬莱仙岛任君题。 补天遗石逐杨柳,讬梦山鹰解惑疑。
忠州义军抗清兵 明末清初,有忠州渔民姚天栋带领义军造反,在石宝山上安营扎寨,与清兵对抗。清朝政府便派兵围困石宝山达三个月,断粮断水,妄图困死义军。
义军毫不惧怕,得庙里的和尚相助,打开峰顶上的鸭子洞,用洞内的泉水、鱼虾补充食用。
山上的义军们又施计蒙暪清军,大造声势,山上战马嘶呜,鼓声昼夜不绝,杀声震天,吓得清兵人人自危。
当地百姓纷纷传言:石宝山上有天兵天将助阵,所以义军有吃有穿,不愁吃喝,围它三亇月也饿不死。有人编歌谣传播四方: “远看崭崭平,近看半天云。 莫道山不大,内藏百万兵。 围它三个月,欲破万不能。 好个石宝寨,硬是有天神”。
清兵首领听见歌谣,又见石宝山久攻不下,义军久困不死,怀疑确有神仙相助,无奈只得撤兵。
从此,石宝山更加远近闻名。人们远望玉印山上的庙宇,山寨房舍依然可见。所以,人们又叫石宝山为“石宝寨”。原来的名称:玉印山、小蓬莱、石宝、石宝山、连云山,却被人们渐渐淡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