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

曲阜原本是不想去的,只是想要爬爬泰山而已,因为感觉所谓的三孔不过就是一个大庙一所宅子外加一片坟地罢了,斯人已逝两千多年了,他曾经生活的痕迹早已无处追寻,至于他所创立的宗教哲学理念文化,也早已深深渗透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深处,不独曲阜或者他的子孙后代独有,因此即便是去到了那里,也无非就是见证一下后人给他的尊崇罢了,不可能去了一趟之后就真的能够看见什么学到什么领悟什么。只不过既然顺路,看上一”眼倒也无妨吧。

曲阜是一个60多万人口的县级市,进入市区之后到处都能看见与三孔旅游相关的路牌门店,许多的仿古建筑确实有些古意在里面,可见这座小城多少是有些历史积淀的在里面。

先到的是孔庙。按理说这一大片700米长200米宽的巨大建筑群落应该是规模宏伟的,可是或者是因为廊庙亭阁以及参天古树过于密集的缘故吧,一进一进的院落走过去,并不觉得拥有多么宏大的格局。倒是那些殿台亭庙多是红砖黄瓦飞檐斗拱的造型,看上去古意参然。尤其是众多粗大的侧柏圆柏笔直的拔地而起,那份遒劲沧桑的气质更是别处少有难以见到的。再加上古桥石径上岁月的磨痕,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霉旧味道,不用人说就能知道这里消融了多少的时光岁月,来来去去了多少的人世沧桑。

紧挨着的是一墙之隔的孔府,南北长度相若,只是东西稍嫌短窄了些,前面几进厅堂宅院,后边一片硕大花园,同样的房舍规制整齐,进退有度,几乎各个都是古董,处处都是文物。

至于孔林,家族墓地,无甚可观,我们只是看了一些牌坊碑文,瞻仰了孔子以及他的儿子孙子的墓葬也就回来了,只有里面同样密密麻麻的古树以及络绎不绝的跪拜人群令人印象深刻。

导游的讲解还是很专业的,口齿清晰逻辑严密,诸多知识典故解说得也很生动,看得出来也是浸淫日久熟练的不能再熟练了。原本不觉得会听到多少新鲜的故事,听过之后才忽觉自己的浅薄浮躁,其实自己还是相当无知的,无论是对于孔子的生平故事,还是对于儒家学说的了解,都不过是略知皮毛一鳞半爪罢了。

但是,还是说说我对孔子以及他的思想的看法评价吧。因为始终觉得,所谓文化,应该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处世的态度;是不盲从不迷信,是独立的思考独特的观念。有知识没文化的人其实很多,有文化没知识的非常罕见。

首先还是必须要佩服孔子他老人家的,这个人的确是天纵奇才非同凡响的。且不说少时贫寒父母早丧的诸多不易,就说他的求学之路吧。在他的那个年代如果不算周朝王室以及各诸侯国的书面文件账簿策对外交文书等等,全中国的书籍著作基本上也就是三坟五典那么几本,估计所有文字加起来也不过三五万字,甚至或许只有几千字而已,而人家孔老夫子年纪轻轻的就已经不仅读遍了书面典籍文字,还向诸多有学问的人当面请教学会了方方面面的知识,成为了当时社会上最博学多才的人,而且更重要的是人家不仅仅学到了这么多杂七杂八的知识,更是将自己的所有所见所闻都消化吸收融会贯通之后,构建了自己完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开创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和为政理念,并且刚刚27岁就创建了中国第一所私学,秉持有教无类的先进理念,大大的加速了文化的传播,把自己的思想以指数级的倍率扩散开来,从而深深的影响了中国2500年甚至还要更加久远,同时也让自己成为了万世师表千古圣人,顺便遗泽恩及百世子孙。这个人实实在在的是非常了不起的,说是千古一人也是并不为过的。

虽然他只是述而不著,却也编纂整理了六经,他和弟子的言行被记录写成了论语,加上后人续写《大学》《中庸》《孟子》《荀子》,便构建完成了儒家理论的基础格局框架,后世两千多年的所有儒家著作都不过是对这几本书的修修补补罢了。无论任何时候,这种原创性的开拓性的事业都是最难做的。而且人家孔老夫子不仅做了,而且还是做得很好的,因此,后世帝王也好平民也罢,对于他的多少赞誉也都是合情合理受之无愧的。

至于说到儒家思想的缺陷嘛,肯定就是这种思想的消极被动固执封闭了。孔子的主张首先就是要复古,要回到西周初年礼乐未曾崩坏的时代。

儒家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一切秩序都等级森严不容改变,而且重视出仕当官行政管理,轻视理科工学科技创新。看看他们对墨家的批评以及《墨子》一书中对于儒生们的辛辣讥讽就知道他们之间针锋相对的紧张关系了。

所以有人说儒家思想就是一个圈,被这种思想束缚了的国家是没有未来的,近代中国人民只有从西方引入了赛先生才终于打破了这个怪圈,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宿命。因此,儒家思想的是非功过其实是很难说的清楚的,没有它中国人就很难成为一个中华民族拥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没有了它,或许也就不会有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治乱循环以及最后阶段的百年国耻。当然,这一切或许都与孔子无关,他毕竟没有留下书面作品,儒家思想的整理完善发扬光大都是他的弟子以及子孙们完成的,他自己也是根本无法预见到身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兴败荣辱的。

今天我们纪念孔子是应该的,提倡以德治国则是错误的;学习国学发扬传统文化是没有问题的,跪拜师长则是没有必要的。

一个家族,必须一辈比一辈高才能繁衍不息;一个民族,只有一代比一代强才会绵延不绝。

儒家思想的最大局限就是所有后人都跪拜在孔子的脚下再也没有人能够超越他,儒家思想的必然没落就是因为继四书五经之后的所有儒家著作都不过是四书五经的解读争辩补充和注脚。

所以,我们可以祭奠孔子却不必跪拜他把他捧得太高,我们应该学习儒家经典却也要有更多的批判。今人是必然要胜过古人的,即便是当时的博学大家孔子,一辈子读过的书也没有今天一个小学生多,文化水平更是没有今天一个小学生的高度。无他,时代的局限罢了。

泰山

第二天早上,六点四十,车到中天门,开始登山(后来才知道也有许多人是从红门开始的,只不过反正一路上也没有什么风景,少走一点也无所谓了。)。

车上早已听腻了导游对于登山难度的诸多夸张举例,加上在网上提前浏览过的诸多经验之谈,况且头一天在曲阜游走了大半天,再前一天更是环绕了一个小海岛大半圈,连续几天都要起早,登山之初已经有了相当充分的经受一番磨砺的思想准备了。却谁知一路不急不缓的刚刚一个小时就上到了南天门,接着更是很快就登临了玉皇顶,才八点多点。这也太轻松了吧?

逛遍了几乎所有的歧途岔路宫庙亭阁碑铭镌刻,再慢慢的下来回到集合点,回头想想好像也没看见什么风景,没觉得那些建筑怎么巍峨,更没体验到里面供奉的神祇的多少灵气,石头的造型大多一般,就连松树也没看见几棵特别的。这只是一次普通的登山罢了,除了路线稍微长了点,其它并不比胶南的那座大珠山难上多少,说是爬山都属夸张了。即便是登临了极顶,四顾山间谷底的云雾流动,其实也没觉得多么壮观。

或许我们都已经不是古人那样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了,动不动的就会大惊小怪的心潮澎湃了。好歹现在都是21世纪了,我们每一个即便是很平凡的人,相对于古人也都是博学多闻之士了,我们的见识心胸早就不是他们可以相提并论的了。

见过了知道了太多之后我们的眼界自然的就高了,想通了悟透了太多之后我们的境界自然的也就高了。

来这一次还是很有必要的,否则你永远不会知道真实的场景和别人转述之间的区别;登临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否则你同样不会知道自己的水平和别人之间的区别。

下一步再要攀爬的就是黄山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嘛,希望黄山上的景色经历不会让我失望了。

插曲与随笔

今年暑假的学生人数比去年多了差不多一倍,因此辅导的时间同样的也拖长了一倍,前边的辅导工作刚刚结束,后边的学校就要开学了。这首先肯定是件大好事啊,要是学生很少门可罗雀的话,岂不是说我的事业越干越差没有前途了吗?一种积极向上的忙碌才是最正常不过的生活状态嘛。那么,开学之前这短短四天的时间窗口,按理说怎么也要紧紧的抓住出去转悠一圈的。不是静极思动啊,原本就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嘛,平日里总是被拘禁在一个小圈子里面,一旦有了机会当然就要跳出去绕一个大圈子回来嘛。要是对外界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哪儿也不想去,那人不就老了吗?至于哪都想去,却又哪儿都懒的去的,就更不用说了,严重的缺乏执行力,更加的无可救药了。显然,我不属于上述两者中的任何一种。

至于旅游,其实大致也能分成两种吧,一种是需要深度参与细品慢尝的,你应该在那个地方住下来,和当地人混杂在一起,去他们早晨锻练的公园晚上休闲的广场乃至于他们买菜的市场聚餐的饭馆,和他们接触交流对话了解,从而真正的触摸当地人的思维脉络处世态度文化生态;另一种则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打卡式旅游,走过路过看过之后也就完事了,是真正的快餐,营养不多却也胜在快捷方便。事实上,当今时代,值得你花费时间金钱去细细品味的场景的确太少,适合粗浅的一走一过的景点实在更多。我这两天的曲阜泰山之行就属于后者。

这次是在当地朋友的旅行社里报的名,一览天下旅行社统筹安排的几个地方的散客拼团,早上六点先是独自赶到市政府门前上车,和莱阳平度的散客一起赶到潍坊,在服务区换车去往泰安,然后去大裂谷的部分人员跟着导游换乘了另一辆车,我们要去曲阜的就不用挪动了,跟随当地导游cj女士直达曲阜。晚上回到泰安住宿宾馆,第二天早上爬泰山,下午返程,晚上八点多到家。总的来说车还可以,宾馆也不错,导游专业,服务到位。

其实也是不喜欢这种拼团的,几个不同地方的人聚了又散,彼此都不熟悉,拼团拼饭也就算了,晚上还要拼房!估计没人喜欢和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同住一间房吧?

反正我是头一次遇见这种情况,幸好到最后就剩下我一个单崩的散客了,暂时没有分到同房的伙伴,可是呢,导游说肯定会再找两个人和我拼一个三人间的。

感觉这样有点别扭,就问导游自己住一个双人标间要补多少差价,听说是50,就直接付款预定了下来,于是当天晚上自己一个人睡了两张大床。

邻座的吉林大姐就很不幸了,和她拼房的另一位大姐身体很壮,人也很好,就是睡觉时呼噜打得山响,她戴上了耳塞也毫无作用,直弄得一夜无眠啊。

但是这位吉林大姐也是非常厉害的,即便如此,早上喝下两杯咖啡之后,还是登上了山顶。她已经60多岁了,却身形挺拔,脚步轻快,已经独自游览了江南塞北乃至于日本韩国许多地方了,这种精神,这种气度,的的确确令人钦佩。

原则上和陌生人拼房倒也没有什么好怕的,多少不大自在罢了,真要再碰上这样打呼噜的,就实在是难受了。现在人打呼噜的好像还真不少呢,之前去那个海岛回来的车上,后座的一个男士就睡着了 ,夸张一点说的话呼噜打得震天响,发动机的轰鸣加上其他人的噪音都完全的压制不住,太恐怖了。

其实许多的名山大川都是见面不如闻名,诸多名胜古迹同样也是言过其实的,以至于到了实地之后多会失望,见过之后也会觉得不过如此。

但是我们还是依然要去,要去亲眼看看,要去亲自体验,否则,又怎么知道具体哪里言过其实,到底怎么个不过如此呢?

况且人生就是一路行走,若总是在一个地方转圈,那么即便是走得路程再长时间再久,其实也是没有多少内容的。

总要有更多的山川被我们踩在脚下,更多的颜色刺激我们的眼睛,更多的经历丰富我们的阅历,更多的内容填充我们的心胸,方能不负此生,不负此行。

声明:本站所收录作品、热点评论、图片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有图文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