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2月8日上午,区政协召开十届四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太和区乡村旅游事业发展工作,会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太和区乡村旅游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这是区政协落实区委书记张雪冬的指示精神,针对全区乡村旅游发展开展系列调查研究取得实际成果的一次展现。在调研过程中,专题调研组先后开展了资源普查、实地走访调查、专题座谈、到先进县市考察学习等调研活动,各位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太和区发布专栏刊发《关于太和区乡村旅游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和部分政协委员的交流材料,希望以此来启迪思维,为促进乡村振兴,擘画新时代太和的美丽图景,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推波助澜。
关于太和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分析与建议
锦州南庄里未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运营经理 温健
听取了建孝主席的报告认为内容详实,分析透彻,我就政府引导以及科学规划角度谈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说的旅游是指一项产业,产业要想发展的好,除了应顺应市场发展趋势作为必要条件外,最重要的还是政府的政策导向、合理的空间布局以及科学的发展规划。经过调研对比,我总结出我区乡村旅游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滞后。目前,部分乡村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功能配套,与现阶段的旅游需求不匹配。尤其是交通、停车、就餐、休息等资源配套严重不足,旅游舒适感不高。
二是产业创新度低。大部分乡村旅游景点还处在第一代的观光农业(乡村观光)阶段,通过对特色农业、景观农业的简单开发,形成以观光旅游为主特征的发展阶段,获得以门票为主、附加部分农产销售的初级效益。此类景区对季节性依赖过强,淡季的游客数几乎可以忽略,对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有较大制约。
三是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不高,经营模式不够规范。提供的产品不够纯粹,缺少文化元素及吸引人们的特色乡风习俗。管理不精细化。往往只是一时期兴起,难以持续发展。
为此,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一要加强科学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指导全区在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地质安全等管控底线前提下,编制内容深度详略不同的村庄规划,合理规划布局乡村旅游建设项目落地。
二是做好用地保障工作。严格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和农业农村部《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6号)要求,进一步细化政策措施,按照自然资源部明确的“计划跟着项目走,消化存量确定增量”的改革方向,指导全区优先安排,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建议相关部门统筹各类资源,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好各乡村旅游点的道路及道路两侧绿化景观工程,对旅游点的停车场、公共卫生设施、标识标牌系统等应进一步完善,切实解决发展乡村旅游的堵点、难点和痛点问题。
三要积极提升景区品质。立足第一代的观光农业,积极向第二代的休闲农业(乡村休闲)、第三代的文创农业(乡村度假)发展,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因地制宜实施好短视频打卡点、亲子采摘旅游、农耕文化体验、私家菜地租赁、传统农家菜品尝、健康休养等项目。同时,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通过第二产业深加工,将农产转化为以食品、饮料为主的工业产品,通过创意策划和文化包装,做好文创作品创作,积极打造旅游品牌,以期实现乡村旅游的长期效益。
四要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建议旅游部门加大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协调引进专业管理团队或旅游公司对旅游项目统一管理运营,解决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通过专业管理团队还可对乡村旅游一线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和统一管理,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规范化水平,促进行业的良性有序发展。
总之,要紧紧围绕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乡旅相关精神,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优先保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用地。根据乡村休闲观光等产业分散布局的实际需要,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新方式。整体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