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关道远(葫芦岛兴城古城)
城楼上旗风猎猎,旗面上的袁字迎风招展。这是一座浓郁着袁崇焕历史气息的古城,现在叫兴城,属辽宁省葫芦岛市,它还有个更响亮的原名—宁远。
旗风猎猎
兴城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卫城,四周的城墙连贯无缺,四座城楼巍然屹立,城内十字通衢串连四门,正中央的钟鼓楼与四门箭楼遥相呼应,布局齐整。因城门所限,大型车辆无法入内,城内也没有进行过大拆大建,这座卫城被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城中的蓟辽督师府修新如旧,孔庙、将军(郜汝廉)府均保持着原有的建筑风格,南门大街内相隔不远处立着两座牌坊,分别为“忠贞胆智”和“登坛骏烈”,是崇祯皇帝为袁崇焕部将祖大寿、祖大乐兄弟俩立的旌功牌坊,以表彰他们的保境安民,但历史是无情的,祖氏兄弟最后都归降了满清。
祖氏牌坊
城中主干道上人流熙熙攘攘,城楼上的游人却不多,在城头绕走一圈约两小时左右,不算大的古城显现着沧桑后的安宁。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个老电影《三进山城》在此取景,几十年过去了,今天进入古城,仍有电影中山城街道的感觉。金庸先生以袁崇焕事件为题材演义了武侠小说《碧血剑》,写完后意犹未尽,又附了一篇历史长文《袁崇焕评传》,对悲情英雄表达了浓厚的兴趣和同情,他写道:“我真盼望将来总有一日能到兴城去住几天,好好的看看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宁远,而宁远和袁崇焕的名字紧紧相连。
西门永和门
大明王朝的军队采用卫所编制,军籍世袭,屯田驻防,宣德年间设宁远卫,与山海关、锦州连成一线。但宁远长期处于无战状态,城防相当薄弱,直到努尔哈赤起兵辽东,把山海关外的明军全部歼灭后,宁远才显出位置的重要。见说道:一座宁远古城,半部明清战史。
南门延辉门
袁崇焕登场宁远时已不年轻,长期参加科举考试付出了太多精力,也正是长时间地在儒家书籍中浸染,渐渐养成了一股浩然正气。当他作为宁前(宁远、前屯)兵备佥事来到关外时,就敏锐地感觉到宁远地理位置的重要,它出山海关二百里,可以作为第一关的屏障,守住了宁远就守住了山海关。袁崇焕重筑宁远城,他把城墙加高至三丈二尺(将近十一米),墙址广三丈,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格局。一座城高墙厚的关外重镇立成于山海之间,那一年为天启四年(1624年),宁远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战火淬洗。
蓟辽督师府情景再现
蓟辽督师府前一阵喧嚣,那是景区演出人员情景再现当年的宁远大捷,身着一品官袍的袁崇焕在得报努尔哈赤大兵压境时无所畏惧,毅然登上城楼抗击数倍于已的强敌。第一次宁远保卫战发生在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袁崇焕当时的职务只是右佥都御史,一个五品官员,明朝以文节武,因此他扮演城防政委的角色。当努尔哈赤举兵十三万,号称二十万大军奔袭宁远时,宁远已是一座孤城,因为当时的辽东经略主张退守山海关,再也不给外守宁远的袁崇焕多加一兵一卒。
蓟辽督师府情景再现
袁崇焕决心孤城抗敌,他把自己的母亲和妻子接到城中,表达了誓与宁远共存亡的决心。城内约有一万守军和相当数量的百姓,面对的是漫山遍野的八旗铁军。战斗异常激烈,后金军队用坚车撞城,矢箭投石、火束滚雷,打得城墙千疮百孔。一介书生袁崇焕徒手不能开弓、跃马不能舞剑,但他始终屹立城头,哪里最吃紧就出现在哪里,声嘶力竭,指挥若定,比较关键的是袁军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红夷大炮,这种西洋大炮通过葡萄牙商人之手卖给了明军,袁崇焕在城头架起了十一门,轮流轰击敌军,这种炮还不能连发,一天只能发射约二十次。要说红夷大炮的威力确实惊人,它的最远射程可达五里,在冷兵时代就相当于现在的中程导弹了。血战三天,努尔哈赤身受一炮炸成重伤,不得不饮恨退兵。半年后,努尔哈赤伤重离世。
红夷大炮
宁远大捷使袁崇焕一战成名,他打破了后金辫子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袁崇焕升任辽东巡抚加兵部右侍郎(正三品),继续镇守锦宁防线。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极亲率四旗精兵再袭锦州、宁远,但两城都未能攻下,军力增强的明军已经敢于出城野战了,他们在红夷大炮的配合下,再一次大败后金军队,取得了第二次宁锦大捷。
东门春和门
此后,袁崇焕经历了短暂的离职,年轻的崇祯皇帝在一举粉碎魏忠贤阉党集团后,召见袁崇焕平台问策,袁崇焕呈上了“五年平辽”的方略,皇帝看得热血沸腾,于是,大明开国以来最牛的地方官产生了。
蓟辽督师府情景再现
明清以布政使、按察使、指挥使主地方的政法军,为协调工作会从中央派出巡抚,有时在几个巡抚之上会加派总督,崇祯给袁崇焕安排的职务是蓟辽督师,辖五个防区。巡抚一般侍郎(副部长)级别,总督是尚书(部长)级别,督师怎么也得是内阁大学士(副总理)了。袁崇焕以加太子太保(一品)赐尚方宝剑来到所辖防区。等待袁崇焕的是荣辱与生死也许并不重要,有的人是用生命在书写青史,历史的舞台上如果少了这样的人就缺少了精彩的篇章。“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袁崇焕《边中送别》)也许这就是袁崇焕当时的心路写照。
兴城古城
古城的蓟辽督师府里详细地陈列着袁崇焕的生平事迹,读后无不令人感慨,因为袁崇焕根本未能实施五年平辽的方略,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平台召对,崇祯二年(1629年)年底袁崇焕解北京之围后被捕入狱,次年秋后被凌迟处死。唏嘘的是,押往刑场的路上,京城百姓一路秽物伺候这位曾经的督师,袁被绑上刑场时,未等刽子手动手,围观的人群就一拥而上争啖其肉,在皇家主流媒体的误导下,百姓一致认为袁崇焕是汉奸,明代戏剧流行,人们把对戏中秦桧的仇恨完全发泄到袁崇焕身上了。
兴城古城
金庸先生在评价袁崇焕时说,他不是高瞻百世的哲人,不是精明能干的政治家,也不是善于用兵的军事家,他的性格中有重大缺点,然而他有“永不衰竭的热忱”,有“一往无前的豪情”,“他是一团熊熊烈火,将一群萎靡不振的残兵败将烧炼成一支死战不屈的精锐之师。”这支精锐部队在明末清初的战争舞台上将频频亮剑,它叫关宁铁骑。
兴城古城
对袁崇焕悲剧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如果要探讨其自身的因素,有几点是无法违避的。其一,平辽大忽悠。袁崇焕的“五年平辽”有忽悠的成分,以当时明军的实力根本无法出关寻战,只有加强防守等待时机。他用大话宽慰正处青春期的皇帝,点燃了皇帝的激情,可军中无戏言,一但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皇帝的心里承受是很成问题的。袁崇焕刚上前线,就遇到将士因欠饷而引发的兵变。明朝主要以军屯解决军需,连年烽火无法边战斗边生产,早已军中无细盐,现在“连榨菜也吃不起了”,没有后勤保障如何迎战敌军。
其二,急杀毛文龙。后金辽东立国后与大明在关宁锦对峙,它的后方还有一支明军,那就是皮岛总兵毛文龙所部,这支部队以朝鲜海域的皮岛为基地,采用游击战术不时骚扰后金,后金没有海军无法剿灭,因此如鲠在喉。毛文龙有问题,他拿着朝廷的兵饷经营自己的地盘,走私贩私、设卡缉税、贪污受贿、谎报军情、干扰决策,当然,严重的经济问题和生活作风问题都不是问题,严重的问题是不能一切行动听指挥,在宁锦激战正酣时依然按兵不动,坐失良机。对一个不受节制的军区司令,拿下是必须的,但袁崇焕采取了极端的做法,先斩后奏,直接拿下了毛文龙的项上人头。如果是和平时期,斩杀十个毛文龙都不过分,可战争状态下就需要灵活变通,能安抚则安抚,秋后算账并不会迟,将来反一次腐败就可把他终身监禁。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后,最担心的其实是崇祯皇帝,可怜的崇祯还不能有所不满,他必须在表面上支持袁崇焕的举动,毕竟袁镇守着关宁防线。袁崇焕杀毛文龙的直接后果是再也无法节制这支部队,后来,毛的部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先后投敌,这三人再加个吴三桂就使对手“四怪报到”了,大明的牌还怎么打。
其三,议和惹争议。袁崇焕在平辽方略里提出了“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的作战思想,应该说是非常有远见的,后金军队骁勇善战,常处快速游动状态,明军的长项是火炮,可是大炮不能上刺刀,解决战斗只能靠步骑兵,袁崇焕已开始实施“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但把辽人打造成关宁铁骑毕竟需要时间。为了拖延时间,他多次和皇太极议和,真真假假,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以时间换取空间。不幸的是明王朝有两个特色,太监和言官,太监暂且不论,以御史、给事中组成的言官队伍不胜其烦,他们好比网络上无比庞大的喷子,什么都能上谏,袁崇焕暗中议和,到了“贱人”嘴里,就是秦桧再世,巧合的是秦桧媾和的是金,袁崇焕议和的也是金。崇祯每天面对这样的奏章,还能用人不疑吗?倒是皇太极更英明些,当得知大明的书呆子会掉在“金”这个字里走不出来,后来把国号改成了“清”。
最后,城下酿悲剧。崇祯二年(1629年)冬,皇太极亲率十万精兵,绕过关宁防线,远道内蒙偷袭京城,其目的是以战促和,若和谈不成就大肆抢劫满足内需。袁崇焕得讯后立即分轻兵两路回援,北路军在遵化遭受重创,袁率领的南路军在与金兵几次短兵相接后比皇太极的大部队提前来到北京城下。袁崇焕提出军队进城防守,他想借用红夷大炮复制宁远大捷,但崇祯的回答是军队不能进城,于是广渠门外异常惨烈的大战开始了,袁崇焕披上甲胄亲自上阵,硬是用九千骑兵顶住了数倍于已的敌军冲击,战斗持续到黄昏,后金军全线退却。随着其他勤王部队的陆续抵达,京城之围解除了,而袁崇焕也被解进了牢房。袁崇焕用短短几年时间自学成为军事统帅,但他不懂政治,一支地方部队突然来到京城要求驻防,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是皇帝的大忌,袁崇焕的老师孙承宗曾建议袁军在京郊与敌决战,可袁崇焕太相信大炮的作用,须知京城不是宁远,宁远住的是普通百姓,而京城住的是皇帝,是中央所在。果然,在言官嘴里,后金军是袁崇焕引进来的,袁有不轨之心,京城的百姓不明真相群起聒噪,更要命的是皇帝起了疑心。袁崇焕的悲剧终于酿成了,至于皇太极使反间计一说,可信度并不高,那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情节。袁崇焕被杀,有和岳飞相同的因素,那就是“莫须有”,在专制体制下,莫须有其实就是最大的罪名。
兴城古城
“荣华我已知庄梦,忠愤人将谓杞忧。”(袁崇焕《偕诸将游海岛》)袁崇焕看淡荣华忠义报国,如果他是梦中人,他梦到的是卷卷青史;如果他是忧天者,他忧虑的是垒垒碑石。
兴城古城
猎猎战旗渐渐淡出视线,古城也慢慢变得朦胧,历史虽已远去,依旧这片天空。行路者几度回眸,读书人一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