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伽寺坐落在石狮黄金海岸东畔的宫屿岛,占地面积20余亩,由香港友邦集团捐献土地给石狮市佛教协会作为筹建南海观音菩萨道场。1997年3月27日举行奠基仪式,原全国政协委员、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仁德大和尚及普陀山道生大和尚等各大丛林诸山长老主持奠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为“洛伽寺”亲笔题写寺名。
洛伽寺俯瞰图
2000年3月17日正式开工,首期工程于2001年3月竣工。经过两年来的建设,洛伽寺已初具规模。目前已建成观音殿、法堂、僧舍、钟鼓楼、山门等建筑,现已成为石狮闽南黄金海岸著名的宗教旅游圣地。
寺院四面环水
宫屿岛为一浮岛,四面环水,为方便善信游客,乃建“金桥”,连接海岸屿岛。桥端牌坊,四柱三开间,中央开间横坊上书“海天佛国”。迈过金桥,既是牌楼式山门。沿屿道拾级而上,只见弥勒佛左手布袋,右手念珠,稳坐殿口,袒胸腆肚,眉笑眼开,迎宾接客。这是“天王殿”。门口有联:“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从外貌着笔,勾画其内心世界:胸怀坦荡、宽宏大量、洞察一切。通俗谐趣,饱含哲理,令人解颐,发人深思。“庄严”、“国土”,两横额置于大门两边,意谓佛国净土,装饰美盛。四大天王虎背熊腰,雄壮孔武。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护持国土;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增长他人善根;西方广目天王,手中握蜃,护持人民;北方多闻天王,手拿宝伞,降魔施财。四天王甲胄披身,凛凛威风,摧邪辅正,护国牍民,将军貌、慈悲心。执剑者,风(锋);持琵琶者,调;拿伞者,雨;握蜃者,顺。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弥勒佛背后既是韦陀天王,手执金刚杵,戴盔披甲,精神抖擞,神采奕奕。
“回头是岸”门楼
转过天王殿便是正殿“圆通宝殿”。观音菩萨高六米,头戴天冠,天冠中有阿弥陀佛像。素面丰腴,两耳垂肩,慈眉善目,端庄矜持。结枷坐于莲花座上。双手相对,仰放膝上,两拇指指端相接,右手置于左手之上,施禅定印,身心安定专一。善财龙女侍奉两旁。后面左侧左肋文殊菩萨,左手经书,右手念珠,骑青狮,司智慧,表智慧威猛。右侧右肋侍普贤菩萨,执如意,骑六牙白象,司理德,象征愿行广大,功德圆满。观音背后是地藏菩萨,右手执锡杖,表戒修精严,爱护众生,左手握如意念珠,表满众生之愿。地藏菩萨教化六道众生,发誓要度尽六道众生方成佛。三菩萨皆一足盘膝,一足下垂,表自在形象。宝殿两厢奉宝山大士、拾得大士两高僧及三十二相。左厢首位寒山大士,为文殊化身;右厢首位拾得大士,为普贤示现。其余三十二相或官或民,或士或绅,或老或少,或男或女,形貌迥异,神态各别。
大殿外景
圆通殿后面为“念佛堂”(既三圣宝殿),供奉西方三圣。当中接引佛阿弥陀佛,发状螺髻,胸前“万”徽,右手垂下,作与愿印,左手当胸,掌中金莲台,接引众生。左边观世音菩萨,右边大势至菩萨,皆身鎏真金,流辉溢彩。圆通宝殿和三圣宝殿之间,假山横亘。岩洞交错,花草点缀,池水清澈,龟鱼嬉游,能工巧设,匠心独运。殿侧尚有藏经阁、斋堂、僧舍、讲经堂、十二生肖、全寺的埕面,设施完善。诸多匾额楹联,书法精湛,蕴涵丰富,巧阐佛理,妙释禅机,为寺庙生辉增色。
寺院一隅
洛伽寺西边海上耸立一尊观音,高十有四米,以九十九石精雕而成,面朝黄金海岸。左手持净瓶,以大悲甘露遍洒人间。右手拇指和中指、无名指扣圈,其余两指自然伸直施说法印。潮起潮涨中,但见观音菩萨脚踏莲花自南海驾波逐浪降临海天佛国洛伽寺,慈航普渡,向众生说法。
圆通宝殿
宫屿岛潮涨不覆,浪涌不淹。堪舆家称之为“鸭母穴”。洛伽禅寺,稳立岛上,潮来波涛汹涌,如叩拜观音;潮落礁石嶙峋,似拱揖菩萨。水涨水退,岛撼寺动;日升月降,流光绚彩。背倚五虎山,前瞻深沪湾,渔舟鸥鹭,气象万千。东延宝盖之祥脉,西揽紫帽之瑞气,钟海天之灵,毓佳穴之秀,蕴精蓄华,得天独厚。
藏经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