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放暑假啦

好多朋友想出门好好放松一下

家附近的景点已经逛腻了

想跨省旅游又担心去了要隔离

还没到暑假

好消息就来了

伴随全国疫情形势总体趋稳

近期多地对疫情防控政策作出动态调整

或调整常态化核酸检测时间

或放宽跨省流动人员管控政策等

很多人关心

“暑假来临,能顺利出游吗?”

来看看各地相关规定如何

↓↓↓

多地低风险地区来返人员不再查验核酸证明

近日,江西、安徽合肥等多地对于低风险地区人员取消查验核酸证明,低风险地区人员可直接通行。

新华社记者刘潇 摄

云南文山:低风险地区不再实行核酸落地检

6月17日,文山市发布最新通告,低风险地区来(返)文人员,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不再实行核酸落地检。查验云南健康码、通信行程卡和测量体温,均无异常后可正常通行。

江苏:

客、货车高速不查验核酸

据@江苏交通6月3日消息,江苏对于低风险地区的客、货车辆和人员,全省各地已全面取消防疫通行限制,高速公路出口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予以快速放行。

行程卡不带“*”人员,直接放行

6月20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官网发布,在“两站一场”出口处查验旅客行程卡,对不带“*”人员,直接放行。对于带“*”人员,查验健康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健康码为绿码且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的直接放行;对未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的进行1次核酸采样后放行。

江西:低风险地区人员不检核酸、不隔离

6月2日,江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疫情防控措施调整的紧急通知》要求,低风险地区和无本土疫情的县(市、区)之间人员(含各类学生)可以自由有序流动,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实行核酸落地检,不得赋“灰码”“黄码”,不得实行隔离管控,只需落实扫码、测温常态化防控措施。

安徽合肥:低风险地区不再查核酸

6月19日,安徽合肥市发布即时起优化常态化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安排,其中指出:在合肥全市各类交通卡口分设“低风险地区来(返)肥人员”和“中高风险地区和其他涉疫地区来(返)肥人员”两类不同通道。低风险地区来(返)肥人员通道不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采集核酸样本,直接通行。

山东德州:影剧院观影人员取消查验核酸

6月15日,山东省德州市发布《关于调整有关疫情防控政策的通告》,影剧院观影人员不再要求“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

广东惠州:机场、火车等出行站场不检核酸

据微信公号“惠州电视台”报道,从6月10日开始,按市疫情防控相关部门工作部署,惠州市机场、火车站和汽车站等出行站场,不再要求出行旅客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海南省:非涉疫区人员不强制要求核酸证明

6月19日,海南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通知,非涉疫区人员来(返)琼前,凭健康码绿码办理登机手续或其他来琼手续,不强制要求核酸阴性证明;涉疫地区人员来(返)琼前,核酸阴性证明改为48小时内1次。

安徽三地:低风险地区人员不再查验核酸证明

6月21日,安徽三地相继宣布,对来自省内外低风险地区的人员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

据“合肥发布”,该市防疫指挥部发布通告,6月22日起暂停常态化区域免费核酸检测。低风险地区来返人员扫码即走。

6月21日,淮南市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发布通告,鉴于目前全域为低风险地区,原定每5天1轮的常态化核酸检测暂停。同时,省内外低风险地区来淮人员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

同一天,淮北市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办公室通告:省内外低风险地区或7天内无社会面本土疫情报告的市、县区来(返)淮人员可自由流动,不再查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出入医疗机构、监所等特殊场所除外)。

浙江宁波:低风险地区人员无需核酸证明

6月16日,浙江省宁波市疫情防控办发布通知,省外低风险地区人员无需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即可来甬返甬并自由流动,不准对其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但应落实宁波市72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

多地缩短入境隔离时间

近日,多地调整了入境人员隔离政策,缩短了入境隔离时间。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不完全统计,北京、湖北、江苏等地区已由 “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缩短为“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或“10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

办理入境手续。新华网王瑞东摄

北京:7+7

在5月4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调整北京有关风险人员隔离管理措施,由原本的“14+7”调整为“10+7”。

北京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工作人员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表示,5月15日,北京宣布缩短入境隔离时间,对目的地为北京的入境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的“7+7”政策。这是5月份以来第二次缩短集中隔离时间。

江苏南京:7+7

近期,对于网络上发布的关于江苏省南京市对入境人员实施“7+7”隔离措施,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拨打江苏南京市政府服务热线进行核实。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南京对于在本地有居住场所的入境人员实施“7+7”隔离政策,取消了此前7天居家监测要求。除南京市以外,“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显示,无锡市、常州市等地入境人员的隔离时间已由原先的“14+7”调整为“7+7”,即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

湖北武汉:7+7

“武汉本地宝”显示,湖北省武汉市的海外回国人员隔离政策从6月3日起实行新措施。由之前的“14+7”调整为“7+7”。第一入境地为武汉、且目的地也是武汉的,实行7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四川成都:10+7

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6月15日发布:成都入境人员隔离政策调整相关问题答疑。其中明确成都口岸入境人员闭环管理措施,自6月14日起,对所有从四川省口岸入境人员实行10天集中隔离,解除集中隔离后,由各市(州)闭环接回实施7天居家隔离;目的地为省外的,应闭环送至机场、车站,并提前将相关信息告知目的地。

福建厦门:10+7

厦门作为口岸城市此前在4月曾实施为期一个月的10+7试点,对部分入境人员减少集中隔离4天。

6月19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致电厦门疫情防控咨询电话,工作人员表示:截至目前,入境后目的地为厦门,仍继续实施10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这意味着,最终目的地是厦门的入境人员,在酒店集中隔离的时间被缩短了4天。

多个省(市、区)已放开跨省团队旅游

随着暑假的到来,很多人关心是否可以跨省旅游?据悉,多个省(市、区)已经放开了跨省团队旅游。

湖北

6月21日,湖北省文旅厅宣布,即日起,湖北全面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

宁夏

宁夏文旅厅发布消息,自6月19日起恢复宁夏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四川

6月10日,四川省文旅厅发布“五不准”要求,明确全省各类文旅场所不准擅自索要省内游客核酸检测报告、不准擅自拒绝接待来(返)川游客、不准擅自限制各类文旅场所接待量、不准擅自扩大“熔断”范围、不准擅自暂停文旅经营活动。

山东

5月18日,山东省文旅厅发文,鉴于山东省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即日起,恢复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云南

云南省恢复跨省游的时间更早,云南省文旅厅宣布,4月8日起,除陆地边境口岸县市外,云南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而且随着暑假将至,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梳理,福建、湖南、山东、陕西、广西、江西、青海、湖北等多省(区)的部分景区面向全国游客,开启了免费模式。

平台搜索和预订再现“热门目的地”

多地跨省游恢复一经官宣,旅客们立刻行动起来。

某知名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近一周暑期跨省跟团游预订量周环比增长291%;暑期跨省酒店预订周环比增长151%;“机+酒”订单量自6月以来飞速提升,6月日均订单量已赶超去年同期。

暑期青海酒店的订单量在6月18日青海官宣跨省游恢复后,近一周环比增长174%;景区门票单量环比上一周增长100%;暑期机票单量环比上一周增长252%。

6月19日宣布有序开放跨省团队旅游的宁夏,同样迎来开门红。近两日宁夏暑期跨省跟团产品预订量增长翻番;暑期酒店预订量增长108%,主要客源地为成都、广州、深圳、南京、杭州、苏州等地。

6月21日湖北宣布跨省游恢复后,省内目的地在该旅游平台的搜索热度顺势增长2倍,预订暑期湖北跨省跟团游产品的订单量周环比大涨346%。

而6月19日郑渝高铁开通,双重喜讯更推动省内郑渝高铁沿线景区热度高涨,6月15—21日期间,预订铁路沿线景区门票订单量环比上一周,三峡景区增长11%,巫山景区增长17%,神农架景区增长24%。

暑期也是传统的旅游旺季,今年也不例外。

另一个热门旅游平台上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1-15日,全国酒店预订量较5月后半月环比增长超过一倍;近一周,暑期机票预订量环比上一周增长近三倍,学生群体火车票预订量环比上一周增长七成,景区门票预订量上涨幅度达到近六成。

6月16日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新疆和田至若羌铁路的开通运营,使新疆也成为今年的暑期热门旅游目的地。

有旅游平台相关数据显示,“新疆喀什帕米尔全景和田10日游”等火车游线路的预订量正在持续猛增。

预计今年暑期国内旅游市场将复苏

在各地放宽旅行政策的利好消息刺激下,国内航班也在6月迎来了小高峰。据飞常准数据,6月19号国内航班量超过8000班。

某旅游公司的《2022暑期旅行消费预测报告》显示,对比2021年同期,预计2022年暑期国内旅游市场将重回复苏轨道,整体出游人次将有望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0%以上。

从客流量维度看,差旅、探亲等刚性需求支撑的大出行市场的恢复比例将略高于旅游度假市场。

出行前

一定要提前了解目的地防疫政策

合理规划出行路线

提前按目的地防控政策要求做好报备

综合自“央视网”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网、健康时报等

声明:本站所收录作品、热点评论、图片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有图文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