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千年文都 典范城市——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四十周年展”的展厅中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公开课,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学锋以《另眼相看:使者眼中的南朝都城——建康》为题,讲述在外来使节眼中,建康(今南京)是怎样一座风云际会的城市。

六朝时期,南京作为东吴都城建业和东晋、南朝都城建康之所在,与海外各国开展了密切的交流活动,诸国使者、商人和僧侣络绎不绝。那么,这些往来的外国使臣下榻的客馆在哪里呢?

张教授介绍,当时接待外来使臣的“国宾馆”被称作“客馆”。据《太平御览》引《丹阳记》记载:“吴时客馆在蔡洲上,以舍远使。”意思是说,孙吴时期将客馆置于建康城西江面蔡洲(今莫愁湖一带)之上,这处江中沙洲一方面邻近都城门户津渡,便于使者往来通行;另一方面又远离都城核心区以保障安全,这对于处于三国鼎立期都城草创的孙吴政权是较为保险的安排。

视频加载中...

东晋时期,伴随着都城设置、规划的改变,客馆的所在地也有所转移。唐人许嵩所撰的《建康实录》卷十九中称:“仪贤堂,在宣阳门内路西,前则鸿胪寺。宣阳门道西即客馆省、右尚方,并在今县城东一里二百步。”即从建康城的都城南门宣阳门进来后,路的西边是仪贤堂,仪贤堂的前面是鸿胪寺。“今县”是指《建康实录》的撰写人许嵩所生活的唐代,唐代的上元县政府就在今天的南京建邺路和丰富路的路口。

对照今天的地图,从今天的丰富路路口往东走一里二百步,就到了仪贤堂,旁边就是类似于今天“外交部”的鸿胪寺。“史料记载,位于今天日本列岛的倭国最早一次向中国派遣使者是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当时的倭国使者就在此处活动,也就是今天南京小火瓦巷与马府西街交界处西北角。”张学锋说。

南朝宋、齐时期,都城的格局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客馆方面,除了南客馆,还增设了北客馆。南客馆沿用东晋客馆旧址,北客馆则置于都城东南三桥篱门(外郭城)之外。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北客馆处在建康城的东南方,那它为什么叫北客馆呢?原来,当时中国处于南北朝分裂状态,“北客”即来自黄河流域北朝的使节。南、北客馆的分设实际上是为了区分安排四夷蕃使以及对峙的北方政权使节。

在当时,长达七里的御道从建康城的南门朱雀门向北,经过都城的南门宣阳门,直达宫城正门大司马。宣阳门内的御道两侧集中了中央衙署,门外御道东侧是太庙,西侧是太社。这就形成了整个东晋、南朝建康城的礼仪空间的核心区域。外国使臣在建康期间,他们每天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风景。

萧梁时期对前代客馆之制进行了发展。一方面,沿用北方使节单独设馆的形制,改北馆之称为行人馆,改南馆之称为典客馆。另一方面,还专设了显仁、集雅、显信、来远和职方五国馆于都城东阳门外,分别为高丽、百济、吐谷浑、柔然及干陀利五国来使单独设置。

东晋、南朝时期客馆位置的设置也影响到了后世的大唐长安城。长安城鸿胪客馆就位于朱雀门以内的御道西侧,而朱雀门对于长安城,相当于宣阳门之于建康城,南京作为典范城市的意义也由此更加凸显。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洁茹

声明:本站所收录作品、热点评论、图片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有图文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