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仓城

地址:上海松江区中山西路

交通:地铁9号线

停车场:松江中山西路停车场

开放时间:00:00-24:00

门票价格:免费

松江仓城历史:

春秋时,地属吴国,战国初吴亡属越,中期后属楚。秦统一六国后,隶属会稽郡。松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明代有“苏松税赋半天下”之说。古仓城,位于松江中山西路一带,自明朝起,是漕粮(税粮)重地,“仓城”因粮仓得名。现有清和民国时期古建筑共计128处。

主要景点:

费骅宅:

位于中山西路258一号, 与杜氏雕花楼紧邻,占地约1200平方米。费骅曾是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委、行政院秘书长、财政部 长。现存门厅、仪门、大厅及楼 宅,保存较完整完好。

前仪门门枕石造型优美,雕工精湛。大厅为清末建,五间九架,高大轩昂,雕刻 考究华美,厅南部梁架下设有翻轩和廊轩。后楼为民国式样,高爽华丽。

杜氏雕花楼:

当地名绅杜岭梅的住宅,据杜氏后裔回忆,此楼建造于清代嘉庆年间。

此宅位于中山西路266号, 仓桥东对面,占地约650平方米。原房主为杜氏.现存四进,前三进为走马楼,第一、二进清代老楼,较破旧,第三进在民国时翻 建为杜延清(国民党区长)之子婚房,极其豪华富丽。楼上楼下凡木结构均精细满雕中西式图案花 纹。第四进为杂院。

杜氏宗祠:

位于秀南街陈家弄1号,占地约500平方米。杜氏是松江知名大族,家族房舍多而精,分布面广。宗祠现存仪门和大厅两部分,仪门为民国式样,大厅为清代建筑。大厅五间九架宽敞高 大。几乎所有梁访的可见面都满雕纹饰,除常见吉 祥图案外,还有大量栩栩如生的反映宗族历史大事的人物场景。雕刻精美绝伦,具有很高艺术历史价值。

瞿氏宅:

位于中山中路580号,占地约950平方米。原宅主为华阳桥崔氏二兄弟 之瞿继康,因宅在东,称东瞿。现为部队用房。现 存门厅(店面)、清代仪门、清代大厅及民国豪华二 层住宅楼。仪门清水砖雕,有人物场景,雕刻极精致优美,造型精美生动。厅五间七架,保存完整,较 为气派,原有郑孝管题匾额“凝道堂”。

葆素堂:

葆素堂位于中山西路秀野桥西,座北面南,门面为五开间,约宽30米;据考为明代建筑。

这里原是一组规模较大的古代住宅,据说有十埭九庭心。清代为曾任平湖知县的许嘉德住宅,现仅存这座葆素堂大厅(俗称许家厅)。本来堂前挂有“葆素堂”一匾,现已毁。厅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屋顶部是使用江南特有的草架顶,斗拱繁复,交错多变,装饰华丽,梁枋饰以彩绘。现在虽然大多已褪色,但柱上卷刹仍具有气势,梁柱粗大,柱础青石雕有勒脚,十分美观,仍保持古代大厅建筑的特点。

云间第一桥:

云间第一桥在中山西路玉树路西,初名安龙桥,又称跨塘桥,初建于宋代,系木结构大桥,南北向。

相传在明代某年端阳龙舟节,观众挤于桥上,桥因超重而坍塌。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知府王衡在旧址上重建石桥,是当时松江最大的一座桥。从此,改名“云间第一桥”,即现在的三孔大桥。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该桥再度重修,呈三孔石拱桥,拱券部分用青石砌成,桥面及阶栏杆则用花岗石。

1986年,因年久失修,桥拱变形,部分石料在修葺时换成花岗岩石。东面桥拱上有同治年间镌刻的一条“云间第一桥”额,桥柱刻有“南无阿弥陀佛”之句。桥顶和桥薄墩十分纤秀。500余年来,该桥保留着原由端庄雄伟、古朴典雅的风貌,体现出江南古桥的特色。

大仓桥:

明天启年间,知县章台儒建。高10余米,跨度50余米的 五孔拱形大石桥,为上海地区著名的明代大石桥之一。原名永丰桥,因桥南为松江府漕运仓城,故俗称大仓桥。

西林禅寺:

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迄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初名云间接待院,院内有崇恩宝塔,气势恢宏,元初年毁于兵焚。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重建,改名为西林禅寺,并修建宝塔,俗称西林塔。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南宋云间接待院创始人高僧圆应禅师,故易称圆应塔。

松江清真寺:

上海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融合了中国宫殿式古典风格和阿拉伯建筑风格。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明朝先后四次重建、扩建,清朝时历经四次整修。所以它至今仍旧保持元、明时期清真寺的风格。

元王朝统一中国时,纳速刺丁曾率领部族人——中亚波斯人,镇守松江,死后葬于松江西郊。他的部族及子孙就定居于松江,松江穆斯林由此而来。

寺内主要建筑:

邦克门楼--始建于元代,典型的阿拉伯建筑。

礼拜大殿--礼拜大殿分前、后两殿。前殿是明代建筑,古色古香;后殿为元代建筑,阿拉伯风情。

北讲堂--建于明代

南讲堂--建于清代

古桧柏--大殿北侧有古桧柏一株,植于明代,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醉白池:

有九百余年历史。初为宋代松江进士朱之纯的私家宅园 “谷阳园”。陆机有诗“仿佛谷水阳”,说自己的家乡松江在谷水之阳。朱之纯是以名人名句来命名宅园的。

历代对“谷阳园”都有扩建。到了明朝末年(公元1644年),松江著名书画家、礼部尚书董其昌在此处建造“四面厅”、“疑航”等建筑,与一批文人在此处吟诗作赋。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画家顾大申将此处列为私人别墅重加修建,利用松江风光秀丽,最具江南水乡韵味这一特色,以七百平方米长方形荷花池为主体,用不规则对称等园艺手法建造池岸。以竹、梅、假山、奇石为相互配衬,融合一体。

竣工后,主人寻思:若诗仙李白在世来此,定然会被池景所醉、被池旁园林陶醉。同时他也非常迷醉于白居易的诗。故园林命名为“醉白池”。(其实最陶醉的是园主本人)

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醉白池曾被改为育英堂。建国后恢复园林。1959年被修缮扩建并开放,并扩充面积至76亩。1983年又增建,占地面积达到80余亩,园内风光秀丽,景色迷人。

方塔:

宋代熙宁至元佑年间(公元1068—1094年)建于兴圣教寺内,故名兴圣教寺塔,距今有900多年的历史,于1975-1977年经历复原大修。塔为砖木结构,高42.5米,4面9级,因塔的平面呈四方形而俗称方塔,大出檐,瘦塔身,体现出盛唐时代的建塔特点。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岳庙:

东岳行宫又称松江岳庙、松江东岳庙,位于松江区旧城谷阳门外大街。始建于何时已无考,宋尚书右丞朱谔始扩建。

解放后,大殿发现大量白蚁蛀蚀,有倾坍危险, 1964年12月拆除大殿,其余屋舍也废。2003年3月17日,东岳庙主体建筑东岳大殿正式破土动工。该大殿为仿明清古建筑。

正殿之西,为杨侯庙。杨侯名杨文圣,相传为本县点岳官,一次失慎,全岳被焚,后尊为神,故神像面容黝黑,呈焦炭色。

永恩堂:

原名“乐恩堂”,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美国宣教士向清政府购地建造。约1925年,又在附近的中山路大街上购买十多个门面(今中山西路746号),建造新礼拜堂,名为“松江基督教乐恩堂”。1941年太平洋爆发后,松江教会包括乐恩堂在内的所有房地产,均被日军侵占。抗日战争胜利后,仍被教会接收。

1998年迁址重建,2000年竣工,改名永恩堂。总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为哥特式建筑,墙体采用棕色墙砖,红色琉璃瓦,地面至钟楼顶端高度21米左右,其中大堂1900平方米,附属用房585平方米,整个建筑宏伟、壮观、典雅,是松江基督教的总堂。

仓城古建筑(部分):

《松江独宿》 唐代诗人 刘长卿

洞庭初下叶,孤客不胜愁。

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

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洲。

久被浮名系,能无愧海鸥。

声明:本站所收录作品、热点评论、图片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有图文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