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博交流馆(智化寺)成立于1992年,位于北京禄米仓胡同智化寺内,是文博信息交流的窗口。北京文博交流馆展出的展品不仅有实物,还有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京音乐。京音乐经常代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前往世界各国进行交流,被称为“中国古乐活化石”。京音乐常在夜里举行,是博物馆之夜活动,不定期举办。

智化寺创立时属于禅宗下的临济宗,布局为明代早期形制。随着近代的衰微,寺庙的面积也越来越小,今天的智化寺只保留了中路的主要建筑,刘敦桢调查时所见的万法堂以及左右两路的建筑都已不在院内。

由于路面的抬高,智化寺的山门如今位于路面之下,空间略显局促,两侧的狮子面容已模糊。进去之后的第一进院落较小,正对面的便是智化门,即天王殿,三开间的单檐歇山顶,门窗间装直板,板缝加木条。智化门内原有弥勒造像,现已无存。智化门前两通石碑,均为王振于正统九年九月九日所立。殿内所有建筑屋顶用的都是黑色琉璃瓦,比不上皇家敕建寺庙的黄色琉璃。但我还挺喜欢这种低调沉稳的风格。

京音乐最早是智化寺艺僧在进行佛事与祭祀活动时演奏的音乐。由于王振的背景,这种音乐与宫廷有着密切的联系,极具功能性。寺内也一直保存着老的乐谱和乐器。从民国一直到建国初期,京音乐也成了艺僧维持寺庙的收入来源之一,当时应用最多的便是红白喜事。到今天,智化寺完全脱离了宗教而归属文物局,僧人早已还俗。京音乐失去了原来的功能性,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供市民和游客欣赏。如今演奏的第二十七代传人也不再是艺僧,而是河北屈家营村的农民,他们也顺势成了非遗传承人。

声明:本站所收录作品、热点评论、图片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有图文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