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山革命公墓是中国声名最著,规格建制最高的园林式公墓。在北京石景山区八宝山东部,长安街延长线路北,建国后,在明代护国寺基础上改建。八宝山曾是明清两代太监养老送终的世外桃源,因盛产红土、耐火土、青灰等八种矿产而得名。

八宝山实际是京西郊鲁谷村的一片土丘。它的西部在很早以前就是坟场地葬人;还有个老山骨灰堂。在靠山的向阳面儿的半坡上,有一块古树参天、苍松翠柏、灌木丛生且又幽静典雅的去处,有一片古庙宇式的建筑物,名叫褒忠护国祠。

它是明朝永乐初年皇帝专为保护司礼太监钢铁墓而赐建的。历代战乱都没有祸及到它,成为太监们安居的一处世外桃源,当地的人都叫它太监庙。1946年,国民党政府将这里改建为忠烈祠。1949年,护国禅林寺共占地80亩,有殿堂、房舍57间,附属房舍84间。被民政局接管后,寺内的50余名道士和太监全部迁出。护国禅林寺的殿堂部分被改为骨灰堂,寺院四周则被辟为墓葬区。1949年后,成为中共领袖的长眠地。

建国之初,革命公墓的建设就提上了议事日程。1949年12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即遵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为纪念因中国革命而牺牲的烈士兴建陵园,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和秘书长薛子正具体负责筹备工作。多方勘察后,京西八宝山南麓的护国禅林寺被选中。当时寺内还住着一些道士和太监,在将护国禅林寺辟为墓地的过程中,曾遭到道士和太监的抵触。

1950年初步建成,定名为北京市革命公墓。八宝山建筑格局由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徽因设计。一直用于安葬我国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民主党派领导人、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国际友人、革命烈士和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整个墓地在苍松翠柏环抱中,庄严肃穆,200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声明:本站所收录作品、热点评论、图片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有图文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