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八都古镇是一处冷门又神秘的千年古镇,深藏在大山深处,保留着古香古色原有的味道,非常有韵味,坐拥天然山景资源呼吸新鲜空气,非常适合周末两天游。

1、廿八都古镇

人们一直用“东南锁钥,八闽咽喉”来形容廿八都的战略险要,这不仅因为这里地处闽浙赣三省的交界处,交通来往便利。同时又与剑门关、函谷关、雁门关并称中国四大古关口,沧桑古道是打开东南河山的密钥,易守难攻的地势让它而变得声名赫赫。

作为曾经海上丝绸之路线上的商旅重镇。这里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鼎盛时期,这里商行店铺布满了整条大街。日行挑夫每天南来北往,熙熙攘攘,富足热闹持续了百年之久。又因为三省边界的地理位置,让这里成为了边区重镇。接连不断地屯兵和移民,使廿八都成为“方言王国”和典型的移民古镇。

一镇之内,目前仍在使用的方言有13种。多种方言,百种姓氏,都在诉说这个古镇的与众不同。

古镇建筑风格多样,徽式的马头墙、浙式的屋脊赣式的檐椽、闽式的砖墙、都能在这里窥见。白墙黛瓦间的裂痕清晰可见,像是时间烙上的花纹。尽管繁华不再,但各种建筑却依然保留着最初的模样。

石板路之间仍旧穿插着古老的手艺匠人和淳朴的地道人家。经常能看到爷爷奶奶们坐在路边,有三三两两的用方言聊天的,也有闭着眼睛享受日光的。

游客很少,喧哗也很少,满是一派隐世的安宁。

2、明清古街

长条形布局的城镇,枫溪水自北向南穿镇而过,民居沿溪而建。青山绿水间,黛瓦青墙、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错落有致,穿插其间,构成了近两公里长的明清古街。走在廿八都,穿梭于北堡门、三品游击衙门、文昌宫、洋油店、德春堂药店、东岳宫等院落,不停进进出出。

廿八都虽然依靠着古道经商致富,但镇上人人也都重视教育,巴望着子女学而优则仕,文昌宫就是古镇人崇学好文的体现。文昌阁建于清朝,正殿是一座三层高的建筑,所有房梁上都是山水、花鸟、人物的彩绘,里面供奉了文昌帝和魁星。

这里是古代文人学子们以文会友的重要场所,也是廿八都民间集资建造的公共建筑,建筑之精美,装饰之豪华,里里外外都透露着文化的厚重感。通过大殿进入到宽阔的文昌宫广场,路上铺满了密密的鹅卵石,柔和静美,仿佛看到了那时的学子们在这里读书的美好!

3、古宅大院

廿八都保留着不少清代建筑群,也有少量明代建筑。我们听闻最多的是沿枫溪铺展的三十六幢民居、十一幢公共建筑。此外这里还有戴笠、姜遇鸿等人的故居。尤其是姜遇鸿旧宅,占地3200平方米,是廿八都规模最大的居民建筑。

建筑风格典雅古朴,基本结构为平面长方形的四合院式,二进一天井,也有三进二天井的厅堂,房内厅堂自成院落。门扇、窗户上的图案都各有寓意,非常大气。进入戴笠与军统女特工陈列馆,看着里面展示着一件件过去的故事,为廿八都增添了一份不一样的铁血魅力!

曾经镇上的大户,在这里开钱庄、造纸坊等等,每个大宅院的门楼都精雕细琢,有木雕的也有石刻的。建筑风格也涵盖了浙派、徽派、闽派、赣派,甚至西方的巴洛克式等多种建筑风格既美轮美奂,又彰显着家族的身份和地位。

现在我们能看到这原汁原味的建筑,得归功于当地人对于古建筑保护的重视。2007年,廿八都镇对古镇古建筑进行了规整。经过1年多的努力,现在完完整整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更好地一窥这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

4、古镇老街

老街的青石板路,砖块透着时间的裂痕。遇上下雨天,在雨丝的浸润下,倒映着两旁的街景。除了主街是青石板砌成外,其他的小巷都由鹅卵石铺就而成。拐进街旁的一个小巷中,随处可见保存完好的木刻、马头墙,以及铺里的洋烟、洋火盒、古钱币、发报机等,大量的历史实物高度反映了古镇当年的繁华。

留住了古建筑,是让廿八都人无比自豪的一件事。镇上,除了店铺必要的装饰,大多数建筑都尽可能保留为原始模样。过年期间来这里,还可以看到油纸伞、对山歌、踩高跷等传统活动。

穿梭在街道与商铺之中,也可以吃到八大碗、铜锣糕等风味美食。恍如梦回明清时代。

声明:本站所收录作品、热点评论、图片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有图文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