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路外观看似平凡的观光景点,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卧虎藏龙之地,二十世纪初文化界重地,也是许多彪炳史册的文坛名流曾经工作与居住的地方。优秀历史建筑有:多伦路59号鸿德堂、多伦路66号薛公馆、 多伦路93号、多伦路123号 、多伦路145号。

多伦路59号鸿德堂 1928年由美国北长老会资助与中国信徒捐款建造。

教堂平面长方形,二层为礼拜用大厅。大厅为巴西利步式。教堂外部采用中国传统的殿宇风格,局部处理中西结合,入口处有方形钟楼,钟楼楠部为楼阁式,覆盖重檐四方攒尖顶。外墙以青砖砌筑,并有仿木结构的红色混凝土柱,檐下绘彩画,室内中厅、侧廊间采用券柱,门窗洞口一部分也采取半圆券。

鸿德堂(中国教友资助的自办教堂)。砖混结构,1928年竣工。有上海唯一的有中国殿宇特色的基督教堂。重檐式大屋顶,青瓦青砖红柱。北立面中轴上设重檐四方攒尖塔楼,檐下绘彩画。

作为基督教堂,外观采用中国传统样式,较为罕见,1994年该教堂被列为上海市建筑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

多伦路66号 约1920年由薛氏建造,人称“薛公馆”。

该建筑外观为青砖砌筑,周围有较大庭院。主体部分原来是外廊式建筑,形成上受英国乔治王朝时期风格的影响。入口门廊吾现古典主义样式。

多伦路93号 约1920年建造,二层砖混结构。曾为七君子之一王造时寓所。该建筑整体具有简化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特征,整个立面构图中间虚两边实,由女儿墙和腰线在水平方向上联系,一、二层立面的柱式经变形和简化,表现出向现代建筑过渡时期的建筑风格特征。

多伦路123号 “老电影”咖啡吧,是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上一家以旧电影为特色的主题咖啡吧。

采用十里洋场上海西式小洋楼的装点为基调,配以众多二十、三十年代时兴的摩登年代的摆设实物加以点缀,背投式电视不间断地播放着旧式的胶片电影,从无声时代到三四十年代国内、国外的经典影片。在迷醉昏黄的灯影下,在悠悠流动的老乐曲声中,仿佛再现老电影传达给我们许许多多的都市故事。

多伦路145号 约1920年建造。曾作中华艺术大学学生宿舍1989年曾辟为左联纪念馆。该建筑是外廊式建筑。这种样式是上海开埠至20世纪初在各种建筑类型中广泛采用的形式,随着上海开埠而有东南亚传入沪上。其突出特征是主立面上连续的券柱外廊,砖券和柱式等细部反映出西式建筑的特征。

声明:本站所收录作品、热点评论、图片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有图文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