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古寺院的史迹研究,是近年龙门史志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已有部分学者发表过一些高见①或专文论述②,笔者从中获益非浅。本文仅对前人研究成果中感兴趣的问题,略作一些补充或提一些不同的意见而已,错误和不妥之处还望专家学者多多指教。
一、龙门古寺知多少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而盛于唐,其间佛教寺院极盛于一时,遍布于东西两山。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之变迁,龙门的古寺院也早已淹没无存。龙门古寺院到底有多少?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有关文献记载,龙门古寺院之数主要有“十寺”说和“八寺”说。十寺说始于白居易《修香山寺记》:“洛都四野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八寺说始于元萨天锡《龙门记》:“旧有八寺无一存,但东崖巅有垒石址两区,余不可辩。”无论十寺说还是八寺说,均未一一指出寺名。龙门十寺寺名的记述,以明嘉靖七年(1528年)路敬夫编纂、崇祯年间(1628年~1644年)武攀龙增补、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重修的《洛阳县志》为最早,惜部分章节散佚。现存《洛阳县志》系清乾隆十年(1745年)龚松林所编纂。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由施诚编的《河南府志》称武攀龙所增补的方志为引日洛志》。《河南府志》卷15《古迹志》云:“后魏所建龙门八寺,见于《伽蓝记》(即《洛阳伽蓝记》)者,惟有石窟、灵岩二寺。余六寺见于引日洛志》者,曰乾元、曰广化、曰崇训、曰宝应、曰嘉善、曰天竺。而奉先、香山不与焉。然奉先、香山据引日洛志》亦建于后魏。八寺外益以奉先、香山则为十寺,故居易记曰‘龙门十寺香山为冠”’。《名胜志》又云:“龙门八寺最著者曰奉先、香山”。十寺说和八寺说的记载前后矛盾、混乱、重复。北魏龙门山是否有八寺以及八寺中除灵岩寺、石窟寺外,均无考。十寺说主要指唐代而言,见于唐人诗歌或碑铭中记载的寺院名除灵岩寺、石窟寺等石窟寺院外,木构寺院有香山、奉先、龙华、宝应、天竺、广化、乾元、敬善、菩提等,已不止十寺。此外,见于宋人文章中的追记,亦有唐代建于龙门山的胜善寺。有的学者认为,白居易所说的龙门唐代十寺是专指木构寺院而言的,应该包括万安山的玉泉寺。③在宋代人的诗文中还又新出现了“潜溪”、“皇龛”、“看经”等寺名。明清之际,见于碑刻资料或《县志》所载,尚有建于龙门西山平泉庄的平泉寺④和郭寨的皇觉寺等。
总之,无论八寺说还是十寺说均不能函盖龙门所有的古寺院,我们不必拘泥于旧说,据现有材料,自北魏始至清末,龙门山的佛教寺院至少有18所。依始建时代之先后或始称时代说,其中北魏石窟寺院2所:石窟寺、灵岩寺;唐代木构寺院10所:香山寺、奉先寺、龙华寺、宝应寺、天竺寺、广化寺、敬善寺、乾元寺、菩提寺、胜善寺。另石窟寺院1所(详后);北宋木构寺院1所:潜溪寺。石窟寺院2所:皇龛寺、看经寺;明清之际木构寺院2所:平泉寺、皇觉寺。
二、关于香山寺的建置时间、地点
香山寺始建于何时?唐人的诗文碑铭中未见记载,认为香山寺建于后魏的说法以宋陈振孙为最早,《洛阳县志》亦同意此说。清汤右曾在《重修香山寺记》中对此说作了进一步肯定:“考郡、县志皆不详寺兴废所由,宋陈振孙为公(白居易)作年谱,谓寺在龙门山,后魏熙平元年(516年)建。按熙平元年明帝初改元,母胡太后幼得佛经大义,立寺建刹甚众。《北史•明帝纪》熙平二年,皇太后幸伊阙石窟寺。郦道元生其时,注《水经》亦谓伊阙镌石开轩、高甍架峰,并曰伊阙、曰龙门、曰香山,本同一地。意者石窟寺乃其先所命名,故未有以深考。陈氏博采诸家传记,审定详确,其言有据。依则寺之创于熙平其信然欤……”。
笔者以为香山寺建于后魏熙平元年说证据不足,大有可怀疑之处。
其一,熙平元年胡太后既使“立寺建刹甚众”,也未必能说明当时在伊阙山建立了香山寺。
其二,北魏明帝熙平二年胡太后所幸之伊阙石窟寺,非香山寺,系今龙门西山之古阳洞,开凿于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
其三,汤文将龙门与香山概念相混,二者内涵不同,亦非一地。如明《方舆纪要》所载:“阙塞山在洛阳南三十里,一名阙山,一名钟山。山东曰香山,西曰龙门”。龙门可作为东西两山之统称,但香山则专指东山,未见有统指者。东山称香山之谓较后,查唐代以前的古籍文献,未有如是之称者。
其四,香山寺的创建和命名,当与印度高僧地婆诃罗(日照)的敕葬地、及“山产香葛”的说法有关。
唐法藏《华严经传记》卷一云:“地婆诃罗,唐言日照……以永隆初岁,言届京师……以垂拱三年(687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无疾而卒于神都魏国东寺……圣母闻之,深加悲悼……香花辇舆,瘗于龙门山之阳,伊水之左,门人修理灵龛,加饰垂阁,因起精庐其侧,洒扫供养焉。后因梁王所奏,请置伽蓝,敕内注名为‘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石像七龛,浮图八角,架亲游幸,具题诗赞云尔。”文中的“龙门山之阳、伊水之左”系指龙门东山南端,可谓香山之阳。既未如此称者,大概龙门东山当时还未有以“香山”称之。《名胜志》云:“洛阳香山产香葛”,苏頲《唐河南龙门天竺寺碑》亦云“山有香兮泉道蒙”(该天竺寺位于东山),因山产香葛而使香气缭绕,故称“香山”。香山寺之命名,可能与此背景有关。龙门东山正式称“香山”大约在香山寺命名之后。
其五,上由“门人修理灵龛,加饰垂阁,因起精庐其侧”之句,说明这里原是一座废弃的 旧寺院,后因梁王奏“请置伽蓝”,才被敕名为“香山寺”的。废寺原建于什么时候时间不明,况且废寺和香山寺之间亦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武三思封梁王是在武周天授元年(690年),久视元年罢梁王之名,香山寺的建置时间当在公元690—700年之间。
据以上五点,香山寺建于后魏熙平元年之说不足为据。
唐代香山寺寺院的方位,大致在今龙门东山南端洛阳轴承厂疗养院一带,已有人对遗址作过试掘⑤。
三、奉先寺与大卢那像龛、龙华寺之间的关系
奉先寺为唐代一所木构寺院,非今龙门西山俗称之“奉先寺”石窟,据现存、刻于唐开元十年的《河洛上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碑知,今龙门西山之奉先寺窟时称“大卢舍那像龛”,完工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碑载:“调露元年(679年)己卯八月十五日,奉敕于大像南置大奉先寺,简召高僧行解兼备者二七人,阙即续添,创基主持范法、英律为上首。至二年(680年)正月十五日,大帝书额……”。大奉先寺可简称奉先寺。也就是说,奉先寺的始建时间为679年,晚于大卢舍那像龛的完工时间。即“敕于大像南置大奉先寺”,说明奉先寺并不等于就是大卢舍那像龛,二者并非一回事。后人将大像龛称作奉先寺,实为误解。推测可能是在奉先寺建成后,将“大卢舍那像龛”交由大奉先寺代管有关。但是奉先寺建立不过四十余年,却毁于洪水之灾。据《旧唐书•五行志》载:“(开元)十年二月四日,伊水泛涨,毁都城南龙门天竺寺、奉先寺,坏罗郭东南角,平地水深六尺以上,屋舍树木荡尽”。奉先寺是一所由高宗皇帝亲自书额、深受皇室器重的重要寺院,同时负有管理大像龛的重任,它的被洪水冲毁,自然引起朝廷的极度关注。同年(开元十年)十二月五日,便急“敕旨龙华寺宜合作奉先寺”(见《河洛上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
该《卢舍那像龛记》明确指出了奉先寺的位置是在大像龛南,即被洪水淹没,当地势较 低。考察龙门西山的地形,原奉先寺址大约在今魏湾村东、地震台下侧一带。现奉先寺遗 址即位于龙门西山阙口南侧、魏湾村北的一高台地上,该遗址可能系原龙华寺、即与奉先寺合并后的新奉先寺遗址。二者相去不远,方有合并为一寺的可能性。
龙门龙华寺始建年代不详,或为北魏所建,寺名记载见于《河洛上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即“牒敕旨龙华寺宜合作奉先寺,开元十年十二月五日”条。龙华寺与奉先寺合并是因奉先寺被洪水冲毁,至少说明开元十年以前龙华寺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开元十年以后虽然龙华寺名消失,但其寺院实体仍然存在,只是被改名为奉先寺罢了。现奉先寺遗址虽有人作过调查⑥,但未进行过正式发掘,所以龙华寺的始建年代,只有待对其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后方能确定。
四、广化寺的建置年代
广化寺遗址位于龙门西山阙口北龙门村西一高岗上,寺院毁于1965年⑦,现寺院规模较小,系龙门村近年所重建。
广化寺建于何时?“后魏说”不足为据,确切地说广化寺的建置应和印度高僧善无畏三藏的塔院有关。
善无畏(636~735年):唐“开元三大士”⑧之一,佛教密宗胎藏界的传法祖师。梵名戍婆揭罗僧诃,华言净狮子,意译善无畏,中印度人。于开元四年(716年)到达长安,先后于兴福寺、西明寺、菩提院等,从事翻译佛教密籍的活动,译有《大日经》等。后住洛阳大福先寺。据李华《东都圣善寺无畏三藏碑》⑨载大师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十一月七日,右胁累足,涅槃于禅室,享龄九十九,僧腊八十……以某月某日⑩葬于龙门西山”。又《大唐东都大圣善寺故中天竺国无畏和尚碑铭并序》(11)载:“乾元元年(758年),郭令公奏塔院为
广化寺”。前碑点出了无畏三藏的葬地为龙门西山,并未说葬于广化寺,说明当时还未有寺院。《宋高僧传•善无畏传》谓“葬龙门西山广化寺之庭焉”的说法为后起,是宋人的说法,不足为据。后碑说得更为确切,也就是说先建有以善无畏灵塔为中心的塔院,到乾元元年时,由郭令公(郭子仪)奏请,才将塔院改建为广化寺的。由此说来,广化寺的正式建立当始于唐肃宗乾元元年。
五、唐代的石窟寺院
唐诗中见于题游龙门石窟寺院的诗歌就有若干首,如戴叔伧的《游灵岩寺》、宋昱的《题石窟寺魏孝文所置》、刘沧的《游上方石窟寺》、喻凫的《宿石窟寺》等。为了便于考察这些石窟寺院的方位,现特录诗文如下。
戴诗云:“马疲盘道峻,投宿入招提。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偃腹虚檐下,林空恣鸟啼。”从诗景看,急雨中诗人所要投宿的招提,显然是指宾阳洞,即北魏所建立的灵岩寺。
宋诗云:“梵宇开金地,香龛凿铁围。影中群象动,空里众灵飞。帘牖笼朱旭,房廊挹翠微。瑞莲生佛步,瑶树挂天衣。邀福功虽在,兴王代久非。谁知云朔外,更睹化胡归。”此处的石窟寺即指古阳洞,为龙门石窟开凿最早的洞窟,始凿于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系一批追随孝文帝迁都的皇亲、国戚、王公、近臣等特为孝文帝开凿的石窟,窟内雕刻极其精美。在佛龛的龛楣雕刻中,即有一幅内容为“步步生莲”、“九龙浴太子”等场面组成的佛传故事雕刻。正与诗中“瑞莲生佛步”相吻合。
戴诗和宋诗的内容,说明了始建于北魏的“灵岩寺、石窟寺”两所石窟寺院唐代时依然存在。
刘沧《游上方石窟寺》云:“苔径萦回景渐分,悠然空界静埃氛。一声疏磬过寒木,半壁危楼隐白云。雪下石龛僧在定,日西山木鸟成群。几来吟啸立朱槛,风起天香处处闻。”此处的上方石窟寺,可能系指火烧洞南侧上方的“皇甫公窟”,开凿于北魏孝昌三年(527年),俗称石窟寺。该窟位于西山南部山腰处,地势较高。
喻凫《宿石窟寺》诗云:“一刹古冈南,孤钟撼夕岚。客闲明月阁,僧闭白云庵。野鹤立枯蘖,天龙吟净潭。因知无生理,合自此中探。”该诗意境深远,诗人所宿之石窟寺尚不知所指。
六、潜溪寺、皇龛寺、看经寺诸问题
(一)潜溪寺
潜溪寺的创建时代不详,唐人的诗文中未有记载,引日洛志》云建于后魏,不足为据。潜溪寺名最早出现于宋人的一些诗文中,例宋庠《自宝应逾岭至潜溪临水煎茶》诗云:“过岩逢石坐,寻水到原回”。天籁吟松坞,云腴溢茗杯”。宋庠另二首《潜溪晚归》有:“诘曲山阿•冒石梯,听泉寻竹到招提”、“岩云不散溪泉咽,野色幽声共怨人”等诗句。文彦博的《游潜溪》曰:“修竹荫清溪,潺谖阙塞西”。以上这些诗句总离不开溪水,临水煎茶,在这深山野岭古寺旁,也算一种天然的享受。此外,潜溪寺的千叶绯牡丹花在当时还是一十分名贵的品种。《河南府志》载:“宋潜溪寺,欧阳修牡丹花品:‘潜溪绯者千叶绯,花出于潜溪寺。本唐李藩•(李德裕)别墅紫花,从中特出绯者一二朵,明年移在他枝,洛人谓之转枝花”’。金代张子羽也有同类题材的诗作问世,如《游龙门访潜溪精舍》等。可见潜溪寺极盛于宋金之时,尤其是北宋。
潜溪寺故址在何处?我们可以从宋代诗人游览龙门诸寺的路线考察。
其一,据《洛阳县志•拾遗记》载:“司马温公居洛,尝同范景仁游嵩山,由辕道至龙门,游奉先诸寺,上华严阁、千佛崖、寻高公堂、渡潜溪入广化寺”…”。此为由南而北,说明潜溪寺在广化寺之南,且与广化寺相距不远。
其二,清路朝霖《洛阳龙门志》引《斜川集》云:“宋苏过仆以事至洛,言还过龙门,少留一宿,自药寮度广化、潜溪、入宝应”。此为由北而南,说明潜溪寺应在龙门西山广化寺和宝应寺之间。
宝应寺因近年《神会塔铭》”的出土,寺院遗址已得到确认。宋潜溪寺遗址的实地考察工作尚待进行。
今龙门西山石窟区的“潜溪寺”洞窟,却是与宋潜溪寺毫不相干的。事实的真相正如清路朝霖所说:“按今龙门山半,宾阳洞前之榜曰‘潜溪’,乃乾隆中庸妄子所题,非其原地也”(清《洛阳龙门志》)。
(二)皇龛寺、看经寺
现能看到关于皇龛寺、看经寺的材料甚少,仅见于宋人的记载,其中有皇龛寺的2条,看经寺的1条(与皇龛寺在同一条材料上)。
其一,上引《洛阳县志•拾遗记》司马温公居洛条曰:“……渡潜溪入广化寺,渡伊水至香山皇龛、憩石楼,临八节滩……”。
其二,上引《斜川集》宋苏过仆以事至洛条云:“……自药寮度广化、潜溪、入宝应。翼日过水东谒白傅祠,游皇龛、看经两寺,登八节……”。
从以上两条记载中知,皇龛、看经二寺在东山,且相距很近,二寺距香山寺亦不远。此 二寺名不见有更多的文献记载,推想可能与二寺为石窟寺而非木构寺院有关。
皇龛寺有可能就是擂鼓台三洞,或三洞之一者。擂鼓台三洞从整体上说是龙门东山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一处,造像规模尤以中洞为著,除正壁雕造一铺三尊主像外,其余圆周壁画、包括窟顶及窟外共雕刻“十方诸佛”一万五千尊,故该窟又称“大万伍佛像龛”。窟内下壁雕刻禅宗传法谱系二十五罗汉浮雕像和几十方刻经。洞窟开凿于武则天时期,主尊为弥勒佛,系“三世佛”中的未来世佛主,正与武则天称“弥勒下凡、做阎浮提主”的神话相呼应”。中洞、北洞外尚明显留有木构窟檐的痕迹。推测擂鼓台三洞、特别是中洞,有可能系当时特为女皇武则天、或皇室开凿的洞窟,以“皇龛”定其寺名,恰如其分。
看经寺应系今之看经寺洞,该洞的开凿时间略晚于擂鼓台三洞,约在唐开元时期。从单体洞窟来讲,可称东山第一大窟。窟内空间相当宽阔,四周壁面未有主像,而是在壁面下层雕刻二十九体罗汉浮雕像,即禅宗西土二十九祖的传法谱系像。雕像精美绝伦。地面正中设方坛,很适于作大型法事活动。所谓“看经”意即“读经”、“念经”也。
今之看经寺洞,洞外圈一围墙,呈一四合式院,院前正中置一门楼。此基本上保留了清代看经寺寺院的规模、布局和建筑式样(15)。门楼内侧两旁各钳一根高322厘米、截面为32厘米X30厘米的方形石柱,上刻篆书门联一幅曰:
右题:鹫岭初开觉路本为如今为来翠竺黄华非定慧
左题:鸡园再续传灯菩因广萨因斋长松细巾亦功行
七、皇觉寺
皇觉寺俗称北大寺,位于龙门西山阙口西南约3公里的郭家寨村。寺院坐北向南,背后(正北并向西延伸)有一甚高的高岗丘陵,站在此高丘顶上,东望东山南端今洛阳轴承厂疗养院一带(即唐香山寺遗址),历历在目。据考该地系唐菩提寺所在地(16)。皇觉寺始建年代不详,龚松林《重修洛阳县志》谓:“皇觉寺在伊阙西南,唐开元时建”。当指菩提寺建于开元年间。清皇觉寺实际上是在唐菩提寺的废址上重建的。
清代重修之皇觉寺,现仅存一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硬山式大殿建筑。屋脊、房瓦及青石台基已残破不堪,现用作郭寨小学校舍。寺故址(即小学)院内遗物有唐代残尊胜陀罗尼经幢柱1件,八面体,高77厘米。经文字迹剥落不清。落款刻:“建中三年(782年)九月三十日,东都大安国寺比丘尼唐十六师法号口口”。另遗有石雕佛座1件:长方形,高40、横长116、宽90厘米。雕刻分上下两层,上层图案正面为二龙戏珠,侧面雕翔凤,皆浮雕。下层雕仰莲,底周呈椭圆形。该佛座雕刻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笔者于1992年实地调查时,还发现残碑碎头2件及残碑碎块4块。该2件残碑头皆作大殿基座之垫基石用。碑
头雕龙,一高80、残宽43厘米(约为碑首宽度的一半);另一高78、残宽43厘米(不足碑首宽度的一半)。4件残碑碎块系从同一碑体上被打碎散落的,其中一块较大的,上存碑文残字为:“觉寺修见山门重”七字。
此外,大殿前尚留有一口古井,该井有“井下三尺泉”之名,水质纯净、清澈,且甜润无比。此即《洛阳县志》中所载之皇觉寺井。
注 释
①.a.参见宫大中:《龙门石窟艺术》附录二《龙门杂录》十一,《十寺八庵》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b.参见《洛阳市文物志》第四章第二节《香山寺》附《龙门诸寺略说》(李文生文,1985年征求意见稿)。
②温玉成:《唐代龙门十寺考察》,《中国石窟•龙门石窟》第二卷,文物出版社,1992年。
③同②。
④平泉庄位于龙门西山阙口南今伊川县境内的梁村沟村,系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的别墅,环境幽雅,有
溪谷之胜,为李德裕的隐居之地。据今村小学院内所遗明清时期的碑石,上载此地曾建平泉寺一座, 尚待实地考察。
⑤温玉成:《洛阳龙门香山寺遗址的调查与试掘》,《考古》1986年1期。
⑥温玉成:《龙门奉先寺遗址调查记》,《考古与文物》1986年2期。
⑦同①b。
⑧开元三大士,是指印度密教大师善无畏、金刚智和斯里兰卡的不空和尚三人,先后于唐开元年间来华,主要在长安和洛阳两地从事佛教密籍的传译活动,深受朝廷礼遇,并正式形成了佛教密宗宗派。
⑨参见《文苑英华》卷八六一。
⑩据《宋高僧传》卷二《善无畏传》:善无畏于唐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三日,葬龙门西山广化寺之庭。见《宋高僧传》上册,二二页,中华书局,1987年。
(11)参见《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五十,二九一页。
(12)诗旧注:“原溪在寺西南二、三里”。参见李献奇编:《洛阳龙门诗选》第50页,中国旅游出版社,1986年。
(13)《神会塔铭》出土于1983年,据铭文知出土地点正是唐宝应寺故址所在地,即原洛阳市粮食局仓库院内。
(14)参见《旧唐书》卷一八三《薛怀义传》,《二十五史》(缩印本)第五册第五七二页,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
(15)参见清同治四年(1865年)所刻之《龙门胜境》图碑和清光绪二十九年所刻之《龙门胜概》图碑,画面上包括东山看经寺围墙、门楼在内的古建筑群体如清香山寺、西山宾阳洞前之四合院式佛堂、僧舍等,俱完整无缺。
(16)同②。